- 胡凡;
海瑞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直言进谏的典型人物,他的《治安疏》更是直言进谏的代表作。海瑞对嘉靖帝的"君道"之失进行了痛快淋漓的揭露和批判,对其崇道修玄进行批驳,对其以刑赏督责臣下进行批驳,吁请嘉靖帝翻然悔悟,与民更始。这样冒死进谏,需要有坚毅的心理品质和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后人将其概括为"海瑞精神"。这种精神的形成,从微观的视角看,是海瑞母亲谢氏家教以及"严师"教育的成果;从中观的视角看,是明代海南文化氛围的影响;从宏观的视角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的积极影响。海瑞的《治安疏》及其直言进谏所体现出的海瑞精神,已经融入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中,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史中的精华,值得认真进行总结。
2014年03期 v.32;No.13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汪韶军;
文章不太认同已有的海瑞思想矛盾调合说、多元结构说、哲学转型说,转而认为,海瑞可以说是一位独立的思想者,他置身于儒学学派之外,秉着自己对儒学的一贯理解,对先秦儒学及唐宋以来的儒学思想,可取则取,不可取则予以批评;对于程朱、陆王,也不偏袒于哪一家,没有明显的学派意识。
2014年03期 v.32;No.138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阮忠;
海瑞深受孔、孟思想影响,作文亦然。他主张人当涵养以合儒学之道,作文则以《论语》、《孟子》之文为范式,发乎作者本心,以道德为出发点,求善求真;作文当写作者之意,其意主要是自我体认的社会和人生道理,能够辅助儒学,经世致用,补益国家身心;作文当率性平易,不作酸文陈语,且重理而不重浮华夸饰。
2014年03期 v.32;No.138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咏梅;李景新;
海瑞基本上以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人格形象树立着。虽然诗歌与书法不是构成海瑞人格的主要因素,但是诗歌构成了海瑞人生的闲逸品格,书法构成了海瑞人生的艺术品格,通过对其诗歌和书法创作的解读,能够补充海瑞人格长期被忽略的其他因素,从而复原海瑞的立体人格。
2014年03期 v.32;No.138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阎根齐;
迁琼《海氏族谱》是研究古代著名清官海瑞及海氏家族的重要史料。论题对现存的历代迁琼《海氏族谱》及版本进行了调查和梳理,并对海南现存迁琼《海氏族谱》的刊刻情况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将海南省博物馆的"明代"刻版,考证为清代"光绪二十五年所刻",有助于海瑞及迁琼海氏家族的研究。
2014年03期 v.32;No.138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立福;
从1909年李准巡海至今百年有余,南海争议日胜一日,期间中国政府为维护南海岛礁的主权,先后四次对岛礁的名称进行审定公布。反思南海岛礁定名维权百年历史的得失,旨在给政府第五次审定南海岛礁标准名称提供借鉴,从中也可看出夺回定名权、译名权及相应话语权会极大地便利自己的主权之争。
2014年03期 v.32;No.138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辉;
为保护海洋特定区域的环境,在国际法和国内法层面存在着一些特别区域制度,其中包括特殊海域制度、特别敏感海域制度、环境高风险海域制度等。我国南海地区地理环境特殊,海上交通运输繁忙,环境污染风险巨大,急需强化环境保护。引入特别区域制度,与我国既存的海洋特别保护区制度相结合,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南海海域环境,并强化我国在南海地区的存在和管制。
2014年03期 v.32;No.138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邓颖颖;
海洋公园具备海洋保护和面向公众开展生态旅游的特性。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海洋旅游业等海洋产业是南海周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论题从介绍海洋公园的概念、特征出发,论述建立南海海洋公园的意义。通过分析南海旅游合作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提出南海旅游共同合作的展望。以"海洋公园模式"的南海旅游共同合作,不影响南海争端国在争端中的各自立场,是南海共同合作由"务虚"到"务实"的深入推进。
2014年03期 v.32;No.138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周丽永;刘家诚;周庭锐;
探究消费者感知相似度对仿冒奢侈品购买意向的影响有助于解释消费者购买仿冒品的行为。论题构建了感知相似度对仿冒奢侈品购买意向影响的概念模型,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采用便利抽样方式对公司员工进行了实地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感知相似度对消费者的仿冒品购买意向存在着间接影响,没有直接效应,购买真品的失调和购买仿冒品的压力在感知相似度和购买意向的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消费者所在国家(地区)对消费者感知相似度与仿冒品购买意向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2014年03期 v.32;No.138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5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袁天荣;杨宝;
海外并购整合风险机理的深入研究事关企业海外并购整合的成败,在我国"十二五"期间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事物发展内外因辩证关系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整合风险的诱因机理;结合并购的动态流程深入研究了海外并购整合风险的衍化机理——即衍化的起点、路径及关键影响因素;最后从治理导向、治理策略、关键措施三个层面提出了海外并购整合风险的治理思路。
2014年03期 v.32;No.138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9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胡国柳;姜岩磊;
以2007—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首先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引入二层变量探讨不同产权性质下各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投放量对管理者过度自信—过度投资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水平与企业过度投资程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在国有企业中,省内贷款投放量的增加会显著加强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的正相关性。而在非国有企业中,省内贷款投放量对过度自信和过度投资关系的影响不显著,而贷款投放量的增加会加强企业增长率和过度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
2014年03期 v.32;No.138 98-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周林子;胡珺;胡国柳;
以2011年成功实施并购的主并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产权性质视角探讨内部控制、高管控制权与并购绩效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控制权膨胀导致上市公司并购绩效降低,且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国有控股公司更为强烈;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并购绩效的提升,但在国有控股公司,现阶段内部控制尚不能约束高管控制权导致的绩效损害;与之相反,在非国有控股公司,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高管控制权,提高并购绩效。
2014年03期 v.32;No.138 107-11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1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0 ] - 孙建军;王亚平;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是理解微观企业行为与宏观经济波动的一个关键概念。论题基于中国Tobin’s Q存在偏差大的典型事实,运用变量误差模型设定下的两步GMM方法,考察中国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不完美程度减轻,中国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表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国银行业占优的资本市场环境里,中国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受信贷政策的影响大;不断紧缩的信贷政策使中国企业投资对内部资金的依赖急剧上升。
2014年03期 v.32;No.138 11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