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本期特稿

  • 加快海南自贸港建设,推进我国制度型开放与更高水平开放

    龚六堂;

    制度型开放是我国深化改革、推动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化制度型开放,我国能够有效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技术、资本、数据等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海南自贸港作为试验田,在制度创新、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和数据跨境流动规则探索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全国提供了经验。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我国在贸易投资自由化、规则对接国际化、营商环境优化、数据开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然而,当前制度型开放仍面临规则衔接不充分、区域发展不平衡、营商环境短板以及跨境数据流动瓶颈等问题。本文将以海南自贸港为例,从成就、问题、意义、实践路径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提出促进制度型开放的对策建议。

    2025年06期 v.43;No.207 1-11+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下载次数:1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克思论中华文明及其前景

    刘森林;

    马克思是在中华文明第三次大扩展即遭遇西方现代文明之时论及中国及其前途的。通过展示文明评价时立足于个人与社会、德性与生产力、资本主义核心区与殖民地的不同视角及其结果,彰显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和丰富内涵。从中国与欧洲一体互动以至于全球一体化的视角观视中华文明,着力从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互鉴来看待中华文明,在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新文明中探寻中华文明的前景,着重探究中华文明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是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方法的题中之义。

    2025年06期 v.43;No.207 12-18+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

  • 海南自贸港封关面临的“分线管理”困局与纾解

    韩龙;叶杨;

    海南自贸港将于2025年底前开启全岛封关运作,实行海关监管特殊区域的“分线管理”制度。由于海南自贸港对传统的“分线管理”模式,特别是其中的“二线”监管模式进行了变革,虽欲使货物自“二线”入岛更为便利,但也让“一线”出境自由承压,可能将“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变异为“进岛放开、出岛管住”,并可能因“二线”监管失位减损“岛内”自由,形成监管困境。欲加纾解,需厘清“分线管理”模式的发展脉络,合理确定“岛内自由”与“二线便利”的法益轻重,寻求“充分放开”与“便利管住”的最优平衡,并通过法治化路径对现行“分线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在实现“一线”充分放开、“岛内”最大自由的前提下,有效保障海南自贸港与内地间往来的便利。

    2025年06期 v.43;No.207 1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系统观念全面提升海南自贸港国际传播效力探究

    杨威;上官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要坚持系统观念,将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置于战略高度予以全面推进。系统观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之一,指向整体性、结构性、开放性和安全性的思维特质,彰显出在理论、实践和方法等维度的独创价值,能够为海南自贸港国际传播实践提升思想高度、拓宽思维广度、挖掘思想深度和坚持底线思维提供重要支撑。在全球传播生态发生重大变革的机遇期,海南自贸港有必要以系统观念为指引,深刻把握国际传播的战略导向、本质要求、重大原则和思维底线,以更加明确的战略指引、更加优化的协调机制、更具活力的要素构成及更加安全的防控体系,打造上下贯通、内外联动、多维立体、多重保障的国际传播生态环境,使之为全面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供充足动力和坚强保障。

    2025年06期 v.43;No.207 2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东盟国家大众媒体对海南自贸港的形象建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苗勃;陶淏葳;秦艳;

    东盟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对东盟国家的国际传播与形象展示是海南自贸港的重要课题。为理解东盟国家大众媒体对海南自贸港形象的建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基于框架层次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六个主要东盟国家大众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整体来看,东盟六国对海南自贸港的报道数量较少;第二,在形象建构上,东盟六国重点关注海南自贸港所带来的经济政治利益,总体上建构了海南“战略机遇”的形象,体现出海南“政府主导”“合作发展”的特征,报道态度较为积极;第三,在影响因素上,经济增速较高的东盟国家更多采用“合作发展”的架构报道海南自贸港,同时,地理距离较近、经济增速较高的东盟国家也更易对海南自贸港持消极态度。总体来看,“机遇”“合作”“发展”等关键词或可成为海南自贸港国际形象建设的参照点。

    2025年06期 v.43;No.207 3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海南自贸港国际投资仲裁中第三方资助披露制度的构建

    罗乔乔;彭真明;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于2022年3月在正式通过的仲裁规则中首次确立了第三方资助及披露规则,国际投资仲裁的第三方资助的披露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国际投资仲裁第三方资助中引入披露机制可以排除由于非当事人介入程序而导致的不稳定因素,使仲裁更加透明,维护仲裁的公正性基础。我国立法没有确立这一制度,海南自贸港可以借助《海南自贸港法》第10条的立法授权,突破《仲裁法》规则的限制,构建该制度。披露机制中应当明确受助当事人和仲裁员的披露义务,通过“合理第三人检验标准”以及清单式情形列举的当然解释,对仲裁员的独立性进行判断。披露应当遵循立即披露、持续披露、全面披露及存疑披露的要求贯穿程序始终。给予仲裁员强制披露的权力以便更加灵活应对实务中第三方披露问题。

    2025年06期 v.43;No.207 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下载次数:9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海南自由贸易港区域协同立法的实施

    任沫蓉;熊勇先;

    区域协同立法对促进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释放、制度合力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海南自贸港内“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的发展理念和自贸港与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的战略叠加均要求海南自贸港深入推进区域协同立法。鉴于我国区域协同立法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而海南自贸港又面临区域立法权限复杂、跨域式规定存在合法性风险等问题,故在区域协同立法过程中,海南自贸港应在立法主体不超越、不干涉地方立法权以及立法内容符合区域协调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建立跨级协同立法机制,促进立法协同多元化;搭建区域协同立法载体,推动上级立法主体指导协调;逐步实现立法领域拓展,完善跨域式规定的制定出台。

    2025年06期 v.43;No.207 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马克思主义研究

  •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机理、现状和路径

    张家燕;万欣荣;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就是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底色、以产业融合为动力、以高素质人才为支撑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理论逻辑上,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文化根基、迫切的时代需要、重要的战略安排。现实逻辑上,我国在制度、政策、战略、科技等层面已经具备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条件,但在创新、要素、协同、体制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和不畅,需要打通诸多难点、堵点。实践逻辑上,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高效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体制机制革新。

    2025年06期 v.43;No.207 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7K]
    [下载次数:16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哲学革命——“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

    王一闳;原广;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哲学革命,需基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逻辑加以把握。传统解放理论将人抽象为政治符号、观念主体或理性“经济人”,其本体论思维方式的根本缺陷最终导致“失落人自身”;马克思通过实践观点的解放观念变革,不仅批判了传统理论的抽象性,更将解放问题从抽象的概念思辨转向现实的感性实践,使解放理论真正“回归人自身”;基于此,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通过现实世界的主体性重构、改造世界的实践性创造、自由世界的历史性生成,展现为“创造人自身”的历史实践,为理解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哲学视野。

    2025年06期 v.43;No.207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创新发展的逻辑理路、核心要义及实践指向

    史界;

    新时代妇女发展离不开创新理论的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妇女发展重要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创新发展的新境界。本文基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创新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三者有机统一的研究进路,阐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时代主题、目标任务、发展途径等核心问题的创新发展,从实践维度为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加强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维护妇女权益等提供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

    2025年06期 v.43;No.207 8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15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

  • 互联网使用与农民收入包容性增长

    赵德起;唐旺;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中的农户调查数据讨论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民收入包容性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存在个体和公平的差异,贫困人口会获益更多,互联网使用可以实现农民收入包容性增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必要的,公平的机会可以扩大互联网使用的包容性增长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可以通过促进土地流转、发挥信息效应和促进农民创业三个渠道来实现农民收入包容性增长;拓展分析的结果说明即使互联网可能不是农户主要的增收工具,但仅仅使用了互联网,也会促进农民收入包容性增长。

    2025年06期 v.43;No.207 8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下载次数:9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DeepSeek蕴含的创新文化范式及对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启示

    谢耄宜;易显飞;

    DeepSeek作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代表性创新主体,其技术突破与组织模式对传统创新文化范式实现了哲学解构:重构了创新主体,引发了方法论维度的创新逻辑嬗变,推动了创新伦理转向特别是价值论层面的创新伦理转向。对中国式科技现代化而言,DeepSeek启示我们要平衡集中式攻关与分布式创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知识民主化进程中的主体性重塑,融合技术伦理治理的中国智慧。在DeepSeek掀起的“科技热”背后,也要防范创新范式迭代中的异化风险,做好面向人机文明新形态的哲学准备,为中国式科技现代化进一步探索新路径。

    2025年06期 v.43;No.207 98-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下载次数:10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技术地缘政治风险及应对——从DeepSeek“出海”遭遇国际围堵谈起

    刘祖兵;

    DeepSeek“出海”遭遇国际围堵表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正面临技术地缘政治风险,亟需探索应对理路。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助力产业发展普遍安全、技术跨域传播无壁垒和军事应用符合安全目的,但技术地缘政治也正在全球上演。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权力异化为科技霸权,它根据意识形态打造治理“小圈子”;人工智能技术传播地缘政治化,它在跨域转移中被用于强化意识形态对抗;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实践去全球化,西方局部安全使技术政治化、泛安全化冲击全球安全治理规则和人类福祉。人工智能技术武器化破坏国际互信,使武装冲突意外化,空天网络成为新军事疆域。强化全球治理参与机制,助推实现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规则协同制定,加强联合国对全球治理权力的干预;创新互信合作机制,践行技术合作与互助以打破技术传播国别壁垒,增进世界文化认同以消解意识形态对抗;完善世界综治协调机制和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国际规范,强化国际监管与“二轨外交”,促进国际互信回归。

    2025年06期 v.43;No.207 10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下载次数:18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研究——基于资本监管规则和监管范围视角

    尹应凯;夏益君;

    本文在资产负债表约束下构建DSGE模型,基于资本监管规则视角,分析了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作用。主要结论为:(1)对商业银行进行宏观审慎监管会产生信贷挤出效应,非银金融部门信贷上升;(2)资本监管存量考量规则逆周期调节效果显著;(3)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存在交互效应;(4)双目标下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能同时达到最佳预期效果,其中一个政策起主导,另一个政策效应被弱化。进而提出如下建议:(1)实行结构化分类监管理念;(2)分阶段审视资本监管要求规则;(3)构建“双支柱”调控政策长效联动机制,全面深入探索未知风险,根据不同经济金融周期和不同类型冲击选择主导政策。

    2025年06期 v.43;No.207 119-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直播电商环境下消费者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EM和fsQCA的分析

    甘春梅;明昕宇;邱智燕;

    本研究探讨直播电商平台中消费者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刺激-反应-有机体(SOR)理论,从技术特性、临场感和用户满意视角构建理论模型。通过在线问卷搜集301份有效工作群体样本,利用PLS-SEM验证所提出的假设与模型,并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对不同技术特性的组合效应进行组态分析。SEM的结果显示,直播电商平台的技术特性(生动性、即时性和真实性)均显著影响消费者的临场感;临场感则通过用户满意对消费者重复购买意愿发挥完全的中介作用。而fsQCA的结果则显示,真实性是影响直播电商消费者临场感产生的核心因素。

    2025年06期 v.43;No.207 128-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3K]
    [下载次数:4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短视频、直播平台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探索、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廖敏伶;李明;

    近年来,短视频、直播平台日益延伸、渗透进农业农村各领域,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显著效益。短视频、直播平台所具有的宽松普惠的准入资格、多元共生的平台生态、持续流动的平台内容、充满弹性的商业契约以及基于兴趣的精准匹配等特征,使其能够打造兴趣电商赋能产业振兴、扶持数字新农人赋能人才振兴、拓展传播场域赋能文化振兴、培育生态经济赋能生态振兴、强化党建引领赋能组织振兴。但是,我国仍然存在着农业组织化市场化滞后、数字新农人发展不规范、平台过度强调流量至上、农村绿色发展不足、农村党建和发展融合不紧密等问题,制约着短视频、直播平台的赋能作用。因此,需要继续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对数字新农人监管与帮扶并重、推动高质量“三农”内容创作、推动农村绿色发展、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功能,切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2025年06期 v.43;No.207 138-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5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法学

  • 论国际投资规则的跨领域互动:样态、效果与策略

    赵骏;符亿鸿;

    在国际法碎片状结构中,国际投资规则与其他国际交往领域的规则相互影响,形成了以国际投资规则为核心,相关治理领域规则共存互动的国际投资规则系统。在国际经济秩序变迁的背景下,国际投资规则跨领域良性互动对于化解投资保护与东道国规制之间的利益矛盾、促进全球治理多元议题的协同解决具有重要意义。国际投资规则跨领域互动包括正向型互动与负向型互动,其对全球投资治理分别产生积极效果和消极效果。其中,正向型互动呈现补充型、协调型、融合型样态,负向型互动呈现竞争型、冲突型样态。为减少规则跨领域互动的消极影响,需要提升双边投资协定文本内容的兼容性,加强互动视角下的东道国法治建设,提高投资仲裁的裁判艺术来促进规则的正向互动,增进不同治理领域之间规则的良性互动。

    2025年06期 v.43;No.207 147-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下载次数:7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数据伦理全球治理初探: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各类文件为样本分析

    朱明婷;徐崇利;

    数据驱动服务的背景下,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的广泛采用正改变着全球经济。数据伦理的要素适用于数据驱动技术和数据集的整个生命周期,虽然在全球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下公众对数据伦理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在透明度、问责制、公平原则等相关伦理原则上基本能达成一致。通过分析国内外数据伦理治理现状,发现全球数据伦理价值迥异导致治理思路具有冲突性以及权力博弈下全球监管协调具有困难性。建议我国在自贸区自贸港先行先试“以点带面”、运用分类分级方法规制数据伦理失范行为,倡导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数据伦理治理。

    2025年06期 v.43;No.207 15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1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债权多重转让规则的规范阐释与体系化适用——以《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50条为中心

    程雪雪;唐俐;

    就债权多重转让中的权利归属,我国《民法典》并未作出规定,现有研究存在三种主要观点,分别为“让与主义”之“先来后到”规则、“通知优先”规则、“登记优先”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简称《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50条针对债权多重转让这一问题,选择并确立了以债权让与通知的先后顺序来决定债权归属的“通知优先”规则。在规范内容上,《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50条明确了债务人按照通知先后履行债务即可免除付款责任的“债务人履行规则”、最先通知或者实质上接受履行的受让人利益应予保护的“受让人权利保护规则”以及根据债权让与通知发出主体和形式判断债权让与通知到达时间的“债权让与通知时间查明规则”。在规则适用上,《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50条并未限定适用于该条的债权类别与范围,除普通债权多重转让可直接适用该条外,本质上以债权转让为核心的保理应收账款多重转让也可以准用《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50条的相关规则;但当“普通债权+保理应收账款”共存时,无论是参照适用《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50条“通知优先”规则还是依据《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第66条之规定参照适用《民法典》第768条均存在理论窒碍与实践困境,此时应从债权转让逻辑、交易成本衡量和风险防范等角度考量“让与主义”之“先来后到”规则的可适用性。

    2025年06期 v.43;No.207 170-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5K]
    [下载次数:9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制度:静态结构与动态机制的协同分析

    梅维佳;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受村委会和村党组织的影响较大,且集体成员封闭于本集体内,影响了法人的治理实效,亟需从静态结构与动态机制的协同视角系统完善法人的治理制度。记载集体重要事项的集体章程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提供指引。作为集体成员自治形成的决议,其法律效力突破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并拓展至集体外的第三人。成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形成“分权制衡”的治理结构。应允许“长期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工作,对集体作出贡献的”非集体成员进入成员大会参与与其相关事项的表决,但不得进入理事会、监事会。应审慎对待村委会及村党组织成员与理事、监事的交叉任职。突破“一人一票”的表决方式,允许对集体有重大贡献的集体成员享有多重表决权。保证法人信息公开以加强内外监督,同时设置奖惩机制提升法人的人员专业度与治理规范性。

    2025年06期 v.43;No.207 183-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下载次数:7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之国内救济——以司法诉讼渠道为中心

    张晏瑲;刘凡毓;

    日本及东京电力公司已经进行多轮核污染水排海,且未来三十年都会一直继续,这可能会给我国海洋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在筹划国际层面的追责与救济的同时,也应讨论国内诉讼的救济渠道,以实现国内国际双驱动的全方位损害救济。在中国法院提起相关诉讼,契合国际法的精神,符合国内法的程序法规则,具有国内法的实体法依据。但具有可行性的同时,也面临证据收集困难、原告可能无法及时提起诉讼、被告选择存在争议、可能不会配合参与诉讼与诉讼执行难以保证等难题。对此,我国应尽快采取手段做好证据收集工作,并完善相关法律与程序,合理设置原被告,采取合适的诉讼策略,为诉讼执行做好前期准备。

    2025年06期 v.43;No.207 192-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下载次数:6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行政执法衔接研究

    冷雨;王秀卫;

    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行政执法作为海洋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两种方式,虽各自依赖公法、私法不同的救济程序,且构成要件、责任承担方式不尽一致,但在功能价值、主体范围、证据种类等方面有许多共性,二者相互衔接有利于统筹海洋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机制,节约司法资源,有助于“损害者担责”原则切实实现。目前,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行政执法衔接在立法及实务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功能相近的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行政命令型救济的关系未理顺、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行政执法二者程序衔接不顺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未统筹等。面对二者衔接工作存在的现实障碍,从理顺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行政命令型救济二者关系、程序衔接、责任统筹处理等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办法,构建完善的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行政执法衔接机制。

    2025年06期 v.43;No.207 204-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下载次数:10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社会中间层的反垄断法主体地位分析

    童肖安图;

    我国反垄断法中规定了经营者、行业协会、行政主体三类行为主体制度,分别指向理论上的经营行为主体、行业组织行为主体、行政性垄断行为主体三类行为主体。但是现实中存在具备多重主体属性的社会中间层主体,导致了实践中主体地位分析混乱。反垄断法中行为主体制度与行为主体理论的错位直接导致社会中间层主体地位分析困难,分析规则的单薄与立法体例的误导则加深了分析社会中间层主体地位的难度。应当对社会中间层主体地位分析的理论与制度错位予以修正:其一,设置基于市场竞争视角,从主客观两方面考察主体行为,据此判定社会中间层主体地位的规则;其二,对主体分析体系进行优化,改进立法体例,完善具体制度。

    2025年06期 v.43;No.207 212-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文学

  • 汉语史名源动词类型与名动转化的制约因素

    袁健惠;

    名词和动词是汉语中的两个基本词类,二者虽然在功能和形态上有明显差别,但关系非常密切。名源动词是汉语中较有特色的一类词,它联结着名词和动词两端,体现了名词到动词的转化。名源动词在汉语史各个时期均有所见,它在句法分布类型、语义类型、物性角色类型上都表现出一定的特点。在句法分布上,根据句法位置的不同,分为4种不同类型;在语义类型上,根据起源名词在名源动词语义结构中所充当的语义角色的不同,分为8种不同类型;在物性角色类型上,根据名源动词在起源名词物性结构中所充当的物性角色的不同,分为6种不同类型。汉语史名源动词的产生受到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平面的要素的制约,其中语义平面的制约要素最主要,句法和语用两个平面的制约要素既有关联又有差异。

    2025年06期 v.43;No.207 22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上塘”作为方法的方志体小说创作——孙惠芬《上塘书》的文体辨析

    王行;刘雨;

    孙惠芬的《上塘书》是新乡村叙事的代表作之一。《上塘书》是孙惠芬以“上塘”作为方法的方志体小说创作成果,她自觉借鉴方志的结构、体例与形式,将“上塘村”作为小说实际意义上的主人公,把那些看似零散的人、事、物通过“上塘村”集合为一个整体。孙惠芬以上塘人的身份为上塘立传,因此能够深入上塘肌理,从明暗两条线索书写出不一样的上塘。作为上塘人的孙惠芬坚持以上塘为视点去书写上塘,用空间具体物象去表现抽象的时间,表现出上塘人的时空观念。孙惠芬以“上塘”作为方法耐心、细致地解剖上塘,挖掘上塘的诗意和美,展现出传统乡村现代转型的历史图景,真正实现了为故乡立传的文学目标。

    2025年06期 v.43;No.207 230-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恢复刊名启事

    <正>根据《期刊出版许可证》(琼期出证字第008号),《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自2026年1月1日起恢复刊名为《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6-1012/C)、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4-1710)等其他登记事项均保持不变,办刊宗旨、刊发范围、栏目设置等也保持不变。诚挚感谢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厚爱。

    2025年06期 v.43;No.207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总目次

    <正>~~

    2025年06期 v.43;No.207 237-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征稿启事

    <正>1.本刊欢迎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论文,原则上不发表各类工作研究,也不发表综述类、鉴赏类、书评类文章。2.本刊常设栏目有“启示与理性”“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国改革发展研究”“东坡文化研究与传播”“南海问题研究”“海南文史研究”等,主要发表文、史、哲、经、管、法等学科的学术论文,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赐稿。

    2025年06期 v.43;No.207 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